(资料图)
如何传承、保护和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?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,《大运河无锡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(试行)》制定完成,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无锡市将对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划保护“红线”,实施分级分类管控,通过严格准入管理、强化风貌引导等,进一步提升大运河保护管理水平,让大运河“流动的文化”更好地融入当下、传承后世。
《细则》明确大运河无锡段主河道两岸各2000米范围为大运河无锡段核心监控区,并通过划定“建成区、滨河生态空间、核心监控区其他区域”三类区域,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理,更好地控制开发规模和强度。例如,在建成区内严禁实施不符合产业政策、规划和管制要求的建设项目,在滨河生态空间内要求严控新增非公益建设用地,对新增项目实施正面清单管理等。
“运河穿城而过,是无锡的特色所在。核心监控区内现状建成区用地占比超80%,如何统筹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,尤为重要。”相关人士介绍,为此,《细则》提出要优化运河沿线空间布局、加强国土空间整治和修复,加快构建“一轴、四脉、十廊、八尖”的空间结构。其中,“一轴”即大运河综合发展轴,“四脉”为白屈港、九里河—宛山湖、洋溪河、尚贤河4条重要发展脉络,“十廊”为五牧运河廊、锡澄运河廊、锡溧运河廊、梁溪河廊、北兴塘河廊、伯渎港廊、蠡河廊、梁塘河廊、秀水河—长广溪廊、望虞河廊10条生态景观廊道,“八尖”为漕河尖、双河尖、北兴尖、伯渎尖、香泾尖5个文化产业节点及北尖公园、南尖公园、望虞尖3个生态景观节点,这为后续运河沿线特色空间打造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引。
加强风貌引导、营造优质滨水空间,无锡拿出更严举措。《细则》明确要提升运河沿线空间品质,对建筑高度、风貌、视廊、风廊、天际线等提出更具体的管控要求。譬如,在建筑高度上,对核心监控区内的老城传统风貌区新建建筑将实行高层禁建区管理;在视廊上,要求保护两级视廊,“一级视廊”包括重要历史建筑、重要廊道、开敞空间与锡山、惠山山体形成的对望体系,“二级视廊”包括“一级视廊”以外的能与锡山、惠山保持对望关系的主要组团节点;在风廊上,提出要构建大运河—沪宁铁路、锡澄运河、沪霍线、北兴塘河、伯渎河、贡湖大道—尚贤河6条主要生态风廊和惠山站铁路线、人民中路等10条次要生态风廊,缓解热岛效应,同时通过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助力运河展现更迷人风采。